文章发布于:2023年10月18日

昨天看到一个宿命论的话题,说一个人成为一个小偷,那么请问:

1. 这个人选择成为一个小偷

2. 是社会让这个人成为一个小偷

这个问题的本质似乎是,人是否具有自由意志。如果有,那么就是这个人选成为一个车小偷,如果没有,则这个人只是社会中的一个随机涨落的意识体,是社会让他成为小偷。

环境决定论是人们思考问题的常用方法,某个地区某些人的行为不被我们理解时,我们就会通过这些人的生存环境以及社会文化入手,来研究这些人的行为特征。

在美剧《西部世界》第三部里,讲到通过海量的个人数据,生成一个和现实世界互为镜像的虚拟世界,然后再通过虚拟世界中的人物表现,预测现实世界的人物选择,从而为商业服务。非常巧的是,这一想法和前端里虚拟DOM(文档对象,类似于显示文档的源文件)几乎是一样的:对实际渲染DOM生成一个镜像的虚拟DOM,将用户的操作先在虚拟DOM中操作,然后将操作完的虚拟DOM和要渲染的DOM比对,计算出差异的部分,最后将差异的部分更新到实际渲染的DOM上(因为渲染非常耗费资源,虚拟DOM能够实现最小化更新)。

然而在现实中,像《西部世界》中的那种依托虚拟世界预测未来的方式很可能无法实现。在《复杂》一书中,提到了“混沌”概念,说一个系统,只要参数发生一丁点的变化,就能产生近乎无穷的可能。而假如现实世界也是“混沌”的,那么现实就没办法预测。

宿命论的一个潜在假设是,一切都是可以预测的(即便现在无法预测,那只是当前算力不够,总有一天或者只要算力足够强,一定能预测)。因为能够预测,就类似于人只是某个系统的一部分,那么当一个人做了某种选择时,其实是系统让这个人做了选择。

而假如现在认定,未来绝对不能预测,那么就意味着不存在一个支配全局的系统,那么当一个人做了某种选择时,就不能把原因简单地推给系统了。

我觉得更有可能的是,类似于经济学,这是一套去中心化的系统。每一个个体与周围会产生联系,距离越近,相关性越低,越难预测;距离越远,相关性越高,越能预测。这样在宏观层面,个体是可预测的,而在微观层面,个体则不可预测。

这样的话,这套假设就兼容了环境决定论,因为环境决定论指的通常是某一个地区,而在前面的假设中,距离越远,相关性越高,更容易预测。而一旦涉及到个体选择时,由于相关性低,个体就无法预测。

那么基于这样的假设,再回答前面的两个问题。

第一,这个人选择成为一个小偷。由于个体无法预测,我们只能通过证据来验证,比如证据表明这个人是个小偷,那么就是他选择成为一个小偷,是不是自愿的则不重要。

第二,是社会让他成为一个小偷,根据之前的假设,由于社会相关性很高,可以预测,因此可以认为,是社会让他成为一个小偷。

这样的回答,在逻辑上似乎仍然是矛盾的,但这矛盾是处于不同层次之间的,只需要分开对待即可。最后,在解决小偷问题时,则提供了清晰的方案:小偷应该得到相应的惩罚,通过该区的小偷数量来判断是个案,还是普遍行为,然后决定是否改善该区的某些社会行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