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发布于:2023年12月9日

今天读完了《被讨厌的勇气》。这本书两年前就放到了微信读书的书架里,一直没动,最近又听到其他人谈论这本书,说评分一直很高,于是引起我的兴趣,决定读一读。之所以没有读,还有一个原因是这本书的名字起的有点“鸡汤”,拉低了印象。

实际读下来发现,这本书相当不错,这也是我第一次读对话类型的书,就是整本书以两个人对话的形式展开。整本书的内容是基于阿尔弗雷德·阿德勒心理学,以师徒对话的形式,哲人用阿德勒心理学,解答青年的一些人生的困惑。

我以前读过阿德勒的《自卑与超越》,对他稍稍有点了解,不过说实话,已经非常模糊。只记得,在《自卑与超越》的第一篇,就是人生的意义,阿德勒主张将人生的意义具体化,避免虚无主义。

在《被讨厌的勇气》里,有两个概念对我很有启发:原因论与目的论,以及横向关系。

关于原因论,在书中提到,原因论是弗洛伊德式的,也就是说,一个人现在的行为,必然是过去经历的结果。根据这一理论,人就不能改变,因为今天的结果是昨天的原因注定的,昨天无法改变,那么现在的结果就是必然的,而未来也因为昨天和今天的注定结果导致不可变。

阿德勒心理学抛弃了原因论,而主张目的论。比如父亲小时候经常打骂子女,子女成年后和父亲疏远。用原因论可以描述为:因为遭父亲的打骂,所以成年后疏远父亲。而用目的论则描述为:因为想要和父亲疏远,所以拿小时候的记忆做证据疏远父亲。

目的论看起来很荒谬,但实际上,目的论的精华正在于“目的”本身。前面提到,阿德勒心理学避免将生活的意义虚无化,实际上就在于,它对生活的意义提出了明确的要求。个人生活离不开社会,他将社会看成一个有意义的整体,个体属于这个整体的一部分,而个体要想生活,就必然、必须与社会产生联系,最终实现和他人建立关系、组建家庭、以及服务于社会。

在目的论中,子女“想要”和父亲疏远,“想要”本身是主观的,必然有做出决定的动机,所以也属于原因论,那样岂不是又陷入了原因论的死循环?书中提到引入了“引导之星”的概念,也就是前面说的“他者贡献”。“他者贡献”也就是“利他”的意思,这个词在道金斯的《自私的基因》里有更清晰的描述。大致意思是:“利他”行为是群体演化的对每个个体最有利的结果,利他的本质是利己。充满自私者的群体注定崩溃,因为个体间无法合作,最终每个个体的利益都受损。

关于横向关系,阿德勒心理学主张人们应该建立横向关系,而避免建立纵向关系。这一点我的感触很深,因为我一直没有学会建立横向关系。我在自认为比我优秀的人面前总是非常的拘谨,比如领导,或者有钱的亲戚,现在回想起来,可能是因为我对人际关系的认识一直是纵向的。

和陌生人打交道,我本能的第一反应是默默和自己对比,是比自己优秀,还是不如自己。当我断定一个人不如自己的时候,我就会比较放松,而反之则比较拘谨。然后这种特征,加上自己又相当的自卑,更让自己变得非常社恐。当然,随着年龄的增长,阅历的增加,社恐问题已经大大缓解,但由于纵向关系的习惯,在社交方面还是存在问题。

可以说,横向关系这一概念,让我似乎意识到自己在社交方面问题的症结所在,对未来提升社交能力可能有所帮助,甚至是突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