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发布于:2023年5月7日

对于正在阅读一篇文章的人,一行一行的文字相当于一行一行的代码。从阅读文字的角度,一个人读完一篇文章大概有三种反应:第一是完全没有读懂文章,第二是读懂了文章并获取了有用的信息,第三是读懂了文章,但没有获取有用的信息。从代码运行的角度,如何解释这三种情况?

计算机要执行代码,需要一个中间环节,就是把代码解析成计算机能够识别的机器码。所以计算机代码遵循严格的编写规范,这样中间层的解释器或者编译器就能根据提前约定好的规则,完成代码转换,这种编写代码的规则,与人类语言中的语法是相似的。

需要说明的是,对于一段文字的理解,与文字的语法无关,当我们说一篇文章时,暗含者这篇文章至少没有语法上的错误。而所谓不能理解,也就是说意识无法识别出文章中蕴含的类比。

那么对于第一种情况,即完全读不懂文章,就有两种可能:第一是作者的问题,第二是读者的问题。作者的问题,比如作者在文章中的逻辑混乱,未能清晰地展示出可供理解的类比。第二是读者的问题,即作者虽然展示出清晰的类比,但读者受限于自身的认知,无法识别出类比。

人的大脑有一个类比库,这个类比库就像一个巨大的对象,对象内以键和值的形式存储了一个人一辈子攒下的类比。

{
  识别特征001 : 大脑意识001,
  识别特征002 : 大脑意识002,
  识别特征003 : 大脑意识003,
   ...
}

识别特征就是一个人去读一篇文章,意识自动通过类似于词法分析器的东西将文字转换成某种特征码,然后通过特征码去查询类比库,调取意识。假如能够找到对应的意识,那么人就能理解读到的东西,假如找不到,人就无法理解读到的东西。

第二种情况就是整个流程正常运作的状态,即准确地识别出特征,然后找到响应的类比,进而理解文章内容。

第三种情况怎么理解呢?

第1,作者尽管通过文章表达出一套读者能够识别的类比,但这套类比并不与现实吻合,即作者提供了虚假或错误消息。

第2,尽管作者通过文章精确地表达了关于现实的正确类比,读者也能够识别其中的类比,但是,读者从现实中提取的类比与作者表达的类比大相径庭,读者选择无视作者的信息。

类比库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一个人的见识、经验、知识相关等的东西,它的快速运行,相当于《快与慢》中的系统二。

马斯克提出了广为人知的“第一性原理”,用这种方法来消除系统二,也就是类比库存在的缺点。

前面的特征识别与大脑意识一一对应,那么如何保障这种对应一定是正确的呢?实际上不能保障。更麻烦的是,假如从事的是一种基于大量过去知识, 同时希望在此基础之上创新的行业,就存在识别特容易被误导的麻烦,也就是所谓的经验主义。

第一性原理并不消除所有类比,只是将类比等级降低。类比是认知的基础,没有人能审视所有知识,但一般而言,越基础的知识,出错的可能越小。所以降低类比等级,从基础知识推导,更容易消除经验主义的错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