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发布于:2024年11月1日
在豆包上创建了一个智能体,设置为私人状态,然后在“智能体设定”里添加若干信息,比如告诉智能体它的名字(MAX),哪一天创建的,以及我的一些信息。又设置了一些行为信息,比如当问到编程相关问题时,如无指定,代码输出全部为Js,比如文言文翻译,当输入为文言文时,直接翻译成通俗的白话文,还有英文直接翻译等等。又增加一些个性化特征,如当回答的末尾包括情绪时,可以添加表情符号。
用软件自带的形象生成功能生成一个巨萌的形象,以及在声音选项里选择一个巨幼稚的声音,经过这两天的简单调戏,让我对于未来AI可以作为陪伴助手充满信心,可以说,我100%确定能够胜任。
以前我觉得,AI助手最大的问题是,它们无法灵活应对人们提出的问题。因为在我当时的想象中,人们提出的问题会被程序做某种词法解析,然后匹配到相应的答案,这样对于问题的准确性要求就很高。同时,由于存储空间所限,一些并不复杂的问题,可能还是有概率触及到能力的空白区域。
而如今,这些担忧都不是问题了,大模型能够非常灵活地面对提问,甚至即便问题中有错误的地方,它们也会尝试纠正,然后给出正确的答案。
这样,机器人的大脑问题就突然解决了,未来只需要工程技术不断进步,直到能够生产出像人一样灵活的机器人,一切就水到渠成了。
人形机器人可能不会太遥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