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发布于:2024年11月12日
“听说adobe收购了 Figma?”
用这个问题测三个大模型应用,分别是豆包、kimi、文心一言。
首先问了豆包,回答的不错,告诉我收购失败,以及原因。
再问文心一言,回答失败,列举一堆收购的好处,缄口不言收购失败信息。
最后问kimi(这是一道“送命题”,如果回答错误,可能在手机上更加冷落),kimi 不但回答了豆包的部分,还补充了 adobe 要支付 10 亿美元给 figma。
所以 kimi 在手机上的位置仍然稳定,虽然用的不如豆包,而文心一言早已经卸载。
这个问题,三个大模型都调用了搜索引擎,其中豆包对问题进行处理,搜索关键词是 "adobe收购figma",参考了11个链接。kimi 更是参考了42链接,其中英文网页各占了一半。而文心一言,只参考了4链接,其中两个百家号,一个百度百科,一个界面新闻。
又试了一下文心一言的浏览器动态适配,相同的问题还在:当把浏览器的尺寸缩小到屏幕的一半时,触发了移动端,而移动端似乎并不是简单地做动态适配,而是搞了独立的页面(最邪门的是,后台竟然禁止进入调试模式?),而恶心的地方是,当由浏览器端切到移动端时,移动端新建了一个对话框,而原来浏览器的对话框消失了。这意味着,当你全屏状态下在对话框里问问题,当得到答案,准备切到半屏,用另一半窗口做笔记时,对话却消失了。虽然可以再找出来,但这就让使用非常的不便,另外它这个移动端就是针对手机的,半个电脑屏幕的尺寸下显示的不好看。
豆包 和 kimi 都做了浏览器到移动端的动态适配,使用起来很方便。
我不禁在想,文心一言的产品经理和开发人员真的用自家的产品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