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发布于:2024年8月27日

知乎上的提问,有些人会对提问本身发出疑问,于是在回答前先提出:先问是不是,再问为什么。

1 小明为什么是个好人?

2 小明为什么是个坏人?

这两个问题是有偏向性的,第一个问题默认小明是个好人,第二个问题默认小明是个坏人。

人们在理解问题时,首先倾向于相信它,于是当读到问题时,大脑对于接下来答案的思索就是基于默认立场的。

所以,对于大脑,问题就变成了,证明小明为什么是这样的人。

小明是好人,大脑开始回溯小明是好人的证据,小明做过什么好事儿,或者某些行为暗示了小明可能是个好人。小明是个坏人,同样按照这样的流程来思考。

而增加了前置语,就让问题变得复杂了。假如将整个思考过程流程化,那么不加前置语,思考的方式可能如下:

提题 -> 根据提问收集证据 - 回答

加前置语:

提问 -> 判断问题是否成立 -> 根据提问收集证据 -> 判断 -> (符合判断:回答问题 | 不符合判断:反驳)

可见,在增加了前置语以后,回答问题的流程中增加了许多,其中最重要的是增加了两步:判断问题是否成立和判断。

判断问题是否成立这个前置词,让收集证据更加的全面,而不再是仅仅根据提问收集证据,可能也会收集反面证据。后面的判断这一步则是对问题是否成立进行最终的评估。如果评估通过,则回答问题,如果评估不通过,则反驳问题。

在《快与慢》中,介绍过人的两种思维方式:系统1和系统2。系统1就像本能一样能够思考,速度很快,而系统2则是用逻辑推理进行思考,速度很慢。在日常生活中,人们倾向于用系统1进行思考,因为效率更高。

不增加前置语的提问和增加前置语的提问正好对应了系统1和系统2,而人们习惯用系统1思考的倾向,导致了人们容易直接根据问题的预设立场思考问题。

如何应对这种缺陷?我觉得有两种方式:

第一,加前置语。

第二,如果没有充分了解问题,不要轻易下结论。